
全球领先的基因治疗公司uniQure近日在ASGCT2020年会发布旗下三款基因治疗候选药物的22组临床前数据,在多种基因治疗适应症同时发力。如上期所述,本次ASGCT年会受限于新冠疫情采取线上报告的形式,uniQure公布了治疗3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药物AMT-150、治疗法布里病的AMT-190、治疗A型血友病的AMT-180三款基因治疗产品的临床前数据。

uniQure首席执行官Matt Kapusta表示,uniQure在ASGCT的集中数据报告展示了其公司在基因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广度。
uniQure在3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CA3)的报告显示,在小鼠和其他临床前动物模型中,AMT-150都显示了强有力的效果。同时,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NHPs)的试验中,AMT-150也有令人鼓舞的新数据。此外,与AAV相关的新数据表明,在新生小鼠中,单次给药AAV5-hFIX可使hFIX表达稳定至给药后长达18个月。

SCA3,也被称为Machado-Joseph病,是由ATXN3基因的CAG序列重复扩增引起的,发生该基因突变会导致ataxin-3蛋白发生异常。患有SCA3的人会经历脑的退化,机体上显示运动障碍、强直、肌肉萎缩和瘫痪,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减缓这种致命疾病的发展。UniQure的AMT-150疗法是一种一次性的、脑池给药的AAV基因疗法,该疗法结合该公司专有的miQURE™基因沉默技术,在脑内阻止早期SCA3患者运动失调。AMT-150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前新药研发阶段。
在一场口头学术报告中,uniQure发布的临床前研究中,6只非人类灵长类动物(NHP)通过脑池一次性注射了AMT-150,以评估该AAV的表达和分布,8周后采集的样本显示AAV在脑和脊髓的广泛感染,后颅窝(posterior fossa)和皮层区域的基因组拷贝数最高。作为药物核心的ATXN3-microRNA在所有脑区均有表达,且与载体基因组的拷贝数相关。借助原位杂交,研究人员证实大量的miATXN3 microRNA存在于整个脑中,这代表该给药方式的有效性。

除上述口头报告外,其他独立展示的海报亦从不同角度报告了该药物的临床前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评估了SCA3小鼠模型、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AMT-150药物分布和表达情况,以研究AAV5-miATXN3的潜在脱靶效应。来自两位SCA3患者的iPSC细胞是研究AMT-150治疗靶向性最好的细胞类型,结果显示miATXN3在该类型细胞的治疗试验中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表达。成熟的miATXN3分子也与细胞外囊泡相关,试验中观察到的细胞外囊泡与miATXN3的剂量和表达密切相关,提示miATXN3具有潜在的治疗性传播性质,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益处。此外,AMT-150使用后,在人类神经元和各种SCA3小鼠模型中ATXN3出现显著表达下调,同时动物发生神经病理改善。
法布里病是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的基因突变导致的X染色体遗传性多系统溶酶体贮积病,男性新生儿发病率为1/110000~1/40000。法布里氏病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每两周注射一次α-半乳糖苷酶A的替代疗法,用于阻止疾病进展。然而该疗法对已经损害的器官不能恢复,且针对各脏器受累情况应给予相应处理,特别是肾脏、心脏和脑卒中的治疗,从而影响该药物在大量病患中的应用。AMT-190疗法可在体内表达独家授权的改进型NAGA (ModNAGA),该蛋白在结构上与α-Gal 高度相似,因而与目前的治疗方法相比,ModNAGA可能有一些优势,包括血浆中更高的稳定性、避开GLA抗体的影响、以及在靶器官中更好的吸收等。

uniQure此次披露的临床前试验在野生型NHPs中进行研究,以评估注射AAV后ModNAGA的表达情况。数据表明,单次AMT-190给药可导致肝脏中modNAGA的表达和NHPs血浆中α-Gal活性水平的显著升高。之前uniQure在α-Gal敲除(GLA-KO)和WT小鼠体内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MT-190可使血浆α-Gal活性提高10倍,并成功降低了GLA-KO小鼠血浆和靶器官中的Gb3和LysoGb3。所提供的数据还表明,在注射后30周内,单次给GLA-KO小鼠注射AMT-190可持续提高肝脏和血浆中的α-Gal活性水平,并减少血浆和靶器官中的α-Gal底物,改善溶酶体贮积病症状。
A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VIII缺乏而导致的一种X染色体相关疾病,凝血因子VIII是凝血级联激活过程中凝血因子IX的辅助因子。A型血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友病,约占血友病人数的80%-85%,约三分之一的A型血友病病例是自发基因突变导致的,约三分之一的血友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产生凝血因子VIII的抑制剂。AMT-180基因治疗药物借助重组AAV5载体携带专有的改造型凝血因子IX基因,治疗A型血友病。

来自啮齿动物和NHPs的多个体内研究数据表明,单次输注AMT-180在动物体内的耐受良好,且没有增加凝血激活的标志物表达。UniQure正根据临床前研究的数据评估凝血因子VIII缺乏的凝血活性,并将其与FIX-FIAV蛋白水平相关联,预测合适的临床药物使用剂量。
除了对临床前项目的数据更新外,uniQure通过口头报告提供了关于AAV生物学的重要新数据,数据表明在小鼠幼年早期一次输注AAV5/FIX,可以在给药后的18个月长期表达基因药物。同时,在小鼠的生命周期中,基因组转基因拷贝的总数量显著不变,给药后的18个月里,尽管肝细胞已经迭代数次,但蛋白表达保持不变。在年轻的小鼠中,被转导的原始肝脏体积更小,但小鼠肝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并没有失去最初的表达效果。

uniQure表示,是否需要再治疗是基因治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数据发现,在小鼠的生命周期内,使用AAV5-hFIX后,几乎没有蛋白表达细胞的损失,这表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AAV基因组被转移到子代细胞中,这是AAV生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也是人类基因治疗长效性研究的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
uniQure是基因治疗领域的先行者,于199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他们拥有在欧洲上市的首个全球公认的基因疗法Glybera(治疗一种罕见的脂蛋白脂肪酶缺乏)。

uniQure公司的愿景是提供治疗性基因疗法改善患者的生活,他们致力于研发基因疗法用于治疗各种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Huntington Disease、SCA3等,目前在多个疾病领域都有自己的开发计划。通过与领先的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uniQure赞助多种临床前和早期临床试验的候选基因治疗产品,使得他们的成本效益增大,同时没有耗费大量资源。此外,uniQure创新且模块化的技术平台能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为一家新型基因和细胞治疗产业化CDMO服务公司,和元上海可提供非注册临床研究用质粒和病毒生产、基因治疗新药临床申报整体方案、基因治疗临床样品及商业化GMP生产等服务,涉及产品包括基因和细胞治疗用质粒、慢病毒、腺相关病毒、溶瘤病毒、新型基因疫苗等,同时欢迎基于外泌体的药物开发合作。
以“基因药·中国造”为使命,助力基因治疗造福人类的伟大愿景。
- DTX301+401,Ultragenyx发布两款AAV基因治疗产品的积极临床I/II期数据
- Pfizer关于DMD的基因治疗产品Ib期临床试验数据喜人
- 病毒+细菌=新型抗癌疫苗:ImmuneFx创新基因疗法带来癌症治疗无限空间
- 【ASGCT2020】uniQure发布基因治疗血友病、SCA3及Fabry病最新积极临床前数据
- Solid披露DMD基因治疗药物SGT-001效果和新的肌嗜性AAV数据(附ASGCT报告全文)
- Kriya完成A轮$80M融资,推动糖尿病和严重肥胖的基因治疗
- PTC积极推动基因药PTC-AADC的FDA上市申请,挑战AADC缺乏症
- Passage Bio宣布扩大与UPenn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
- Santhera与Rutgers大学签署基因治疗合作,挑战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
- 基因治疗在美国:细数美国基因治疗试验的资助和基金情况
- $30M +15个基因治疗项目:Taysha启航,与UTSW携手挑战CNS疾病基因治疗
- 索元生物收购Tocagen逆转录病毒基因治疗平台
- CEVEC推出新的基于稳转细胞系的AAV生产平台—ELEVECTA
- Adverum针对wet AMD的基因治疗临床I期试验OPTIC完成第四组首位患者给药
- Regenxbio发布wet AMD基因疗法RGX-314长效积极数据
- FUJIFILM与OXGENE建立基因治疗AAV载体生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FUJIFILM与OXGENE建立基因治疗AAV载体生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重磅】AskBio收购BrainVectis,扩充基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管线
- 基因治疗+光遗传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GenSight发布关于GS030临床III期试验的积极安全性数据
- 【快讯】MustangBio慢病毒基因治疗X-SCID产品MB107获得欧盟EMA先进治疗药物认证
- “基因治疗加速器”ElevateBio完成1.7亿美元B轮融资
- 【“和”声音】关爱血友病患者,基因治疗带来治愈新希望
- 【领跑】BioMarin的BMN270基因疗法有望成为首个FDA批准的A型血友病基因治疗药物
- 让基因治疗可负担:Prime联合BCS保险公司推出PreserveRx基因治疗保险产品
- Thermo Fisher投入4.75亿美元大力发展生物药CDMO
- 【WHO慢病毒整合拷贝数标准品】之标定方法解读篇
- 强势布局基因治疗:Daiichi投资2.25亿美元引入基因治疗载体生产平台
- 死磕罕见皮肤病,基因和细胞治疗公司Castle Creek获得7500万美元投资
- 【News】Evotec与Takeda达成基因治疗领域长期合作协议
- 【突发】uniQure:针对HD的AMT-130基因疗法I/II期试验因Covid-19推迟
- 【皮肤病基因治疗】哪里不好喷哪里!RenovaCare与KCL开发针对罕见病RDEB的基因治疗
- 【新希望】Capricor公司利用外泌体疗法治疗DMD
- IRDiRC:2027年全球至少开发1000种罕见病基因疗法
- VBL和她的癌症基因疗法上演“大圣归来”:基于腺病毒的VB-111基因治疗三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喜人
- 【血友病基因治疗】UniQure提前完成B型血友病基因疗法III期试验招募
- 效果喜人!诺华公布最贵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长期数据
- 【NEWS】AskBio与UNC合作开发针对天使综合征的基因治疗疗法
- 【NEWS】Codexis和Takeda签署基因治疗合作协议
- 从病毒到抗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疫苗临床研发思路及现状
- 从病毒到抗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解析及国内外临床治疗现状整理
- 【“和”声音】关爱罕见病,从理解罕见病医药数据开始
- 新冠肺炎对生命科学行业影响思考,部分领域或将迎来快速发展
- 抗疫解惑专题科普 | 疫情下的蝙蝠专访-揭秘蝙蝠携带病毒却不发病的隐情
- 抗疫解惑专题科普 | 解药何时能到?
- 抗疫解惑专题科普 | 一个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白
- 【Science】重磅!Kay Tye研究组首次揭示强迫性酗酒的发生机制
- 【Nat Methods】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引导无创光遗传学技术
- 【Nature】王牌杀手!僵核TCF7L2介导吸烟引起糖尿病的神经机制
- 【Nat. Neurosci.】傲雪凌霜!马普所揭示机体应对负面情绪的环路机制
- 【Science】信息枢纽!前额叶皮层调控安全饮食的神经环路机制
- 【Nature Neuroscience】无副作用!外侧缰核介导吗啡戒断反应的分子、环路机制
- 【Neuron】不尽相同!详解美食与美酒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经环路机制
- 拒绝药物成瘾! 科学揭秘激活成瘾记忆的神经环路机制
- 【Science】适者生存!适应高危环境,5-羟色胺神经系统很关键
- 【Neuron】 新靶点!解析抑郁神经环路机制
- 【Nature】吸烟、手机、游戏上瘾,你缘何无法戒除它们?
- 【Nature】新知:海马-伏隔核突触传递可塑性调控奖赏行为
- 【Nature】疼痛,我们为什么会去抚摸?
- 【Nature】生存法则:多巴胺助你趋利避害!Kay M. Tye组最新工作
- 【双11发布】下一代钙敏感蛋白jGCaMP7 & jRGECO1a已至
- 【Science】除了觉醒,丘脑如何控制联合学习
- 【Nature Neuroscience】重大突破:“出恭”是怎么控制的?
- 【Autophagy】科学新发现——吸烟会引起骨质疏松?
- Cell 新发现:解“秘”--肠道蠕动紊乱的“元凶”
- “无限联想”--大麻素受体CB1R的新功能
- 【Nature Neuroscience】“快乐分子”多巴胺帮你规避危险信号
- 【NAT CELL BIOL】:新发现!m6A调节AKT信号促进子宫内膜癌的致瘤性
- 【Oncogene】强强联合:LSD1抑制剂与PD-1单抗联手碾压乳腺癌细胞
- 为什么要进行慢病毒包装
- 利用腺相关病毒治疗慢性肺病基因疗法
- 【Nature Medicine】“低头族”的福音,科学家解开”眼痒“之谜
- 【Nature Medicine重磅】出生即重获新生!AAV基因治疗给遗传病患儿带来希望
- 【Science新知】食欲调控,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Science】“酒鬼”的福音:酒精成瘾的基因靶点被发现
- 【Nature Medicine】曲线救国,抑制小胶质细胞缓解帕金森
- 【Nature】蜂蜜or苦瓜,你的选择如何做出?
- 【Nature Medicine】你用心呵护的免疫系统可能正在导致你的肥胖
- 【Cell】负能量爆棚、烦躁不安!你为何需要多聊天?
- 【Neuron】人,为什么会产生共情?
- 【Science】新技术:dual-eGRASP带你找回大脑最深处的记忆
- 【Nature子刊】中科院徐林:记忆的快速泛化由左右脑的联系控制
- 【Cell Metabolism】梦想成为“吃不胖的瘦子”,家中常备肌酸
- 【Nature】失眠者的福音!科学家发现了促进睡眠的神经元
- Cancer cell、Cell、Nature接连喜讯,维生素C再次登上抗癌“神坛”!
- 【Science】痒呀,环路呀,反正有大把时光!
- 【Nature Neuroscience】抑癌基因体内功能筛选新办法:AAV+CRISPR突变库!
- 【Cell Metabolism】胖子不想运动是有原因的!
- 【Science】争议?重磅!化学遗传技术DREADD的绝佳配体竟不是CNO!
- 【Nature Cell Biology】胖子愁事多!肥胖竟能促进癌细胞转移!
- 【Nature】精准医疗时代已来临,首个个体化癌症疫苗临床效果显著
- 为啥给别人花钱更幸福?这篇Nature子刊论文有了答案
- 草莓中有一种天然产物能减缓衰老引起的智力衰退
- 嵌合型胚胎成功妊娠?“底线”取决于染色体异常程度
- Nature子刊:新研究发现两种药物或可阻断癌症转移
- Science子刊挑战传统观点:ROS到底是促发还是抑制先兆子痫
- 魔剪CRISPR再获突破,这个“首次”有望产生全新抗癌疗法!
- HIV 免疫疗法获重大突破,一览最新研究进展
- 《Nature》文章带你换个角度理解“为什么细胞过密,状态就不好了?”
- 【Nature重磅】当你期待奖励时,小脑如何活动?
- 科学家发现让癌细胞“自我毁灭”的机制
- 专家指路:如何追上CRISPR技术快速发展的脚步?
- Science:颠覆认知,大脑的计算能力要高 10 倍以上
- Nature深度好文:女神告诉你,CRISPR让CAR-T继续“开车”
- 升级!光遗传技术操控突触受体
- 尘埃落定!张锋团队赢得CRISPR关键专利之争
- Trends系列综述:神经系统居然也参与肿瘤生长
- Science子刊:细菌杀死癌症?
- PNAS:大脑胆固醇缺乏不仅影响神经功能,还破坏机体代
- 2017年值得关注的对抗癌症的4种病毒
- 2016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 盘点:2016年肿瘤热门事件Top10
- 《柳叶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最新进展
- 张锋再发CRISPR新突破!“魔剪”可实现同时编辑4个基因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不断创新的“医学人生”
- Nature特刊刊登6篇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综述,为您逐一解说
- FDA批准康柏西普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 Science:癌细胞“永生”的遗传开关
- 人类“垃圾RNA”有重要作用——促进翻译
- Nature:研究者发现治疗癌症的新靶标
- Nat Neurosci:美科学家发现与自闭症有关的microRNA
- 著名院士Nature重要发现:调控免疫的lncRNA
- 中科院团队解析新一代CRISPR系统
- Cell光遗传学重要成果:三年颠覆一个旧理论
- 2篇【Nature子刊】:为预防家族性癌症支招,朱莉也许并不用切术乳房和卵巢
- 2016年SCI影响因子报告全新发布!
- Nat Methods:在不同物种中比较不同Cas9蛋白激活物的基因激活潜力
- 【Science & Nature共聚焦】CRISPR治病还为时尚早?最新“十大专利”张锋占6个
- 中国最年轻院士邵峰Cell子刊发表免疫新成果
- Nature发布CRISPR-Cas重要研究发现
- 财政部:中央本级预算124亿给医疗,将花在哪儿?
- 600亿计划,精准医学第一阶段重点研究方向解读
- Nature子刊:科学家用基因编辑获得抗病猪
- 2月冷泉港 5大热门实验技术
- 解开癌症之谜:癌细胞如何形成肿瘤?
- 老板喊你回来!2016年给实验室PhD们的15个建议
- CRISPR:走出临床转化第一步 治疗眼疾
- 重磅药物来袭!2016年将上市10大生物药与小分子药物
- 解开癌症之谜:癌细胞如何形成肿瘤?
- Nature:中国科学家全球首次构建自闭症猴模型
- 2015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公布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在多不饱和脂肪酸遗传易感基因研究获进展
- Cell:2015年十大最佳论文发布!(细胞重编程、CRISPR、基因组3D图谱、癌症类器官……)
- Nature Methods: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八大技术
- 6亿!973计划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经费公示
- 重磅回顾!2015年“魔剪”CRISPR技术重大突破 TOP30